分享好友 招生考试首页 频道列表

高考招生类别是什么意思,高考报考类别是什么意思

2025-01-18 09:205000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特长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舞蹈特长生等招生简章和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

高考报名中的小类别是什么意思,包括什么专业?

类测试的“类”有什么特定含义,类别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考生报名时怎么选择? 2008-5-9 9:29:08

现行的高考也有分类,是按学科分为文科和理科两大类,在此基础上派生出艺术类和体育类。新课改 高考方案 继续保持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的 学科类别 ,同时,根据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按考试科目和内容分为三类。因此,分类测试的“类”特指考试科目、内容的类。 第一类考试科目、内容所对应的招生院校、专业由现行的第一批招生院校、专业自主选择形成;第二类考试科目、内容对应于除选择第一类以外的其他本科院校(包括民办本科院校)、专业;第三类考试科目、内容对应于 高职高专院校 。 对考试科目、内容作如此划分,既是考虑到对以往高校分批招生传统的延续,也是考虑到不同类型高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 在现行高校招生制度中,文、理两大科类内各高校、专业的招生考试科目相同,但在录取时实行分批录取的体制,我省现行分为四批,分别为:第一批— 全国重点大学 等;第二批—一般高校的 本科专业 ;第三批— 独立学院 和民办高校本科;第四批—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其中二批和三批之间是公办和民办的区别,排除这个因素,实际上可以分为三批,即:全国重点大学、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因此,新高考方案把考试科目、内容分为三类,与现行高校招生录取的分批基本对应。 无论是现行招生制度的分批,还是新课改高考方案的分类,其划分的主要依据都是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的差异。对我国的高等学校,根据其培养目标,在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类。这三类院校与现行招生录取中全国重点大学、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的分批总体上大致对应,新课改高考方案的三类也基本上按此划分。 考生在报名时自主选择报考的类别,也可以跨类兼报,比如兼报一、二两类、二、三两类,在理论上也可以三类均兼报,但在实际选择中不作鼓励。不同类别中名称相同的科目采用相同的试卷。考生应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长作出科学的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时大门类小门类是什么意思

在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时,我们常常会听到“大门类”和“小门类”这样的术语。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专业大门类指的是高校专业培养的学科领域分类。我国高校专业培养上,按照学科门类共分为13个大门类,分别是: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 大门类的划分,有助于考生对专业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定位。比如,如果考生对文学感兴趣,可以关注05文学大门类下的具体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等。同理,对医学、工学等专业感兴趣的同学,亦可据此进行专业选择。 其次,小门类则指的是大门类下的具体专业方向。比如在文学大门类下,除了05.01汉语言文学、05.02新闻学等,还有05.03广播电视学、05.04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方向。小门类的划分更加细化,可以帮助考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兴趣点和未来职业规划。 因此,在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时,考生应结合自身兴趣、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大门类和小门类的选择。合理选择专业,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也对将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专业大门类与小门类的区分,为考生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方向,使专业选择更加精细化、个性化。合理利用这一分类体系,有助于考生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志愿:如何正确选择最好的专业

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如何正确选择最好的专业的相关内容。

(一)理性选择,综合定位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二)筛选并优化志愿,形成合理梯度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三)结合自身实际,规避风险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techangsheng.com特长生网】高考艺考特长生招生院校网上报名入口,报考时间,分数线,艺术特长生,体育,舞蹈,音乐,美术,书法,器乐等招生简章,填报志愿等信息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山东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什么意思,河北省特殊类型控制线是什么意思
今天特长生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特长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舞蹈特长生等招生简章和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 关于“河北省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是什么意思”如下: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指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等招生资格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类似自主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主要包括保送生、单独招生、自主选拔招生、艺术特长招生、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和省内高校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等。 一、保送生录取办法 符合选拔保送生条件的考生,经本人申请,中学公示和推荐后,由高校对其进行文化

0评论2025-08-18366

现在高考的特控线是什么意思,今年高考什么是特控线和本科线
今天特长生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特长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舞蹈特长生等招生简章和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 今年高考特控线是指“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也称特殊类型录取资格线 。 特控线的定义与目的 : 特控线是针对特殊类型招生划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旨在选拔具有特殊才能或符合特定条件的考生,如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等。 其核心目的在于确保特殊类型招生的质量与公平性,体现高考招生制度的多元化,并反映国家对特殊人才选拔的重视。 特控线与

0评论2025-08-16344

师范大学历史类广东录取分数线,广东高考历史分数线是什么意思
今天特长生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特长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舞蹈特长生等招生简章和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 2021年广东高考特控线分数:(历史)548分,普通类(物理)539分。 202年6月25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2021年高考分数线,其中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线普通类(历史)548分,普通类(物理)539分;本科普通类(历史)448分,普通类(物理)432分;专科普通类(历史)160分,普通类(物理)160分。 2021年全国各高校在广东招生计划数如下: 本科:物

0评论2025-08-16422

重庆的特控线和本科线是什么意思,浙江省特控线和本科线是什么意思
今天特长生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特长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舞蹈特长生等招生简章和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 特控线:即省控线,是在高考期间省划定的相应本科,专科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一般是分专业类、分批次确定的。 省控线:全称是“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阻档线、省定线,是指省级招生部门根据当地全体考生当年高考成绩水平和国家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相应确定的一个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总分)标准。只有高考总分达到或超过此分数线的考生档案,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调阅并选择录取

0评论2025-08-16185

河南高考分数线特殊类型是啥意思,河南高考特殊类型分数线什么意思
今天特长生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特长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舞蹈特长生等招生简章和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 河南高考分数线中的特殊类型,指特殊类型录取控制分数线,2025年该分数线历史类为552分,物理类为535分,用于特定类型招生。 该分数线主要适用于强基计划、军队招飞、高校专项计划等类型的招生。以2025年为例,考生在报考这些特殊类型招生时,其高考成绩需达到对应的特殊类型录取控制分数线。比如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要求考

0评论2025-08-09353

录取特控线是什么意思中考,特控线上录取是什么意思
今天特长生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特长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舞蹈特长生等招生简章和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 录取特控线全称是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是为想通过特殊渠道上大学的学生划定的分数线。 达到这条线的考生,才有资格参与强基计划、高校专项、高水平艺术团、军校等特殊招生项目。比如2024年山西省理科特控线是506分,文科是516分,理科考生分数在506分以上,不仅能报一本大学,还能申请强基计划、农村专项等项目。 特控线和本科线有所不同。本科线是普通本科院校的最低门槛,过线就能填报

0评论2025-08-08465

本科上线分数是多少,本科上线率是什么意思东莞
今天特长生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特长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舞蹈特长生等招生简章和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 本科上线率是指所有本科线上的学生人数占报考人数的比例 。以下是关于本科上线率的详细解释: 定义 :本科上线率是一个衡量学生高考成绩是否达到本科录取标准的指标。它表示在所有报考的学生中,有多少学生的分数达到了本科线以上。 计算方法 :本科上线率 = 本科线上学生人数 / 报考总人数 × 10

0评论2025-08-04536

佛山高考一本录取率,高考录取率是指什么意思
今天特长生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特长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舞蹈特长生等招生简章和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 高考录取率是指最终的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的比例 。具体来说: 定义 :高考录取率是一个衡量高考难度和反映考生进入大学难易程度的指标。录取率越高,表示考生考入大学的机会越大。 计算方法 :高考录取率的计算方法是各大参招院校在某省当年的录取总人数除以该省参加高考的总人数。

0评论2025-08-04121

2025柳州高考特控线,特控线和本科线是什么意思江苏
今天特长生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特长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舞蹈特长生等招生简章和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 江苏高考特控线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划定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 : 特控线主要是为了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综合评价招生、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而划定的。 作为特殊类型考生录取的依据 : 特控线在

0评论2025-07-31554

高考分数线省排名什么意思,22号哪个省出高考分数线
今天特长生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特长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舞蹈特长生等招生简章和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 2025年甘肃预估本科线如下: 物理类 :有两种预估。一是本科线351分,特招线454分;二是本科录取分数线在371分左右,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特控线)在489分左右。 历史类 :也有两种预估。一是本科线422分,特招线492分;二是本科录取分数线在420分左右,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特控线)在501分左右。 需注意

0评论2025-07-3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