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高考特长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舞蹈特长生等招生简章和录取分数线的相关文章!
今年最胆大的考生,469分报考国字号985大学,结果怎样了?
来自陕西的一位高考生,高考成绩为469分,这样的成绩并不太理想, 但这位考生却以469分的分数考上了“国字号”985大学 ,让同学们感到意外。
陕西的这位高考生成绩468分,他报考了中国农业大学,而中国农业大学在陕西省的高考投档项只有468分,和陕西省理科一本分数线持平,这一位高考生的神操作令人折服,他果断选择报考了中国农业大学,并最终幸运被中国农业大学录取,仅仅比高考投档线高出一分的成绩,他却有勇气报考,确实也是有机可加。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农业大学在陕西省的高考投档线会这么低,中国农业大学在陕西省意外爆冷,也让许多考生后悔自己没有报考中国农业大学,有许多人认为这位高考468分的考生捡了大便宜。
为什么中国农业大学的高考投档项会低呢?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农林类高校,其实并不受考生的欢迎,农林类高校的报考热度比较低,甚至是有些专业会面临难招生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虽然是我国农林类高校当中的一所强校,但也是因为是一所农林类高校的缘故,因此报考热度也并不高,许多高考生并不看好农林类专业,认为学习农林类专业毕业以后难就业,不好找工作。
但是实际上,不少从农林类高校毕业出来的优秀学子,依旧是能够找到很不错的工作,因此如果一味只认为学习农林类专业毕业后不好就业,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在阿冲老师看来,不管是学习哪一门专业,只要认真学习,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提高个人的专业技能,就不用担心毕业之后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
中国农业大学的实力如何呢?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重点建设的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是我国实力最为突出的一所农林类高校,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农业大学积累了自身雄厚的实力,在教学和科研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学子。
中国农业大学开设有60多门本科专业,农林学科实力突出,中国农业大学拥有9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2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农业大学的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均是实力非常突出的学科。
陕西这名469分的高考生,能够“捡漏”考上中国农业大学也确实是非常幸运,能够低分考上985大学,也让其他同学非常羡慕。
高考生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报考大学的时候,也应该要仔细去了解所报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过综合分析各种条件以后,再选择自己所要报考的大学 ,这样能够让自己有更大的机率被心仪的高校所录取。
2017年北京高考分数线
2017年北京高考分数线:一本:文科555分,理科537分;二本:文科468分,理科439分。
考成绩分数段是指将全省同科类考生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再按一分一段统计“本段人数”,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是很重要的填报志愿的依据,考生根据成绩对照一分一段表,就可以知道自己在全省的排名,再参照各类学校各批次招生计划数,就能够更好的确定自己该如何填报志愿。
高考录取分数线,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该分数线,每年高考结束后,由省级教育招生主管部门统计后公布。高考录取分数线分为本科线和专科线。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
对照自己的成绩或区域排名位次,做出适当的选择。出于策略性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已经达到一本录取线、甚至高出许多分的考生在一本的志愿里,纷纷选择“不服从”,目标主要是为了考取二本中理想的院校、理想的专业,而变相放弃与自己分数相当的一本院校。
因为虽然是一本的成绩,但名校却进不去,差一点的一本院校又提不起兴趣,直接放弃一本的志愿全都不填吧,有可能与意想不到的机会失之交臂,所以干脆就填上最理想的名校、最好的专业,录取最好,不录取也不失去什么,但就是绝不服从调剂,进而表现出足够的胆略与智慧。
优先前提:
重点本科中间段的大部分学生。应学校与专业并重,比较理想的是选择专门院校的主体专业。学校与专业不能兼顾时,如果以选择学校为主,专业要尽量靠近学校的主体专业,或是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如果以选择专业为主,就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整体情况。
专业最好是自己感兴趣或毕业后找工作时有优势的专业。一般本科范围内的大部分学生。要优先考虑专业,其次考虑学校。这是因为一般本科院校中,除少数专门院校及原来隶属国家部委的学校外,其他大部分学校整体水平接近。
知道 “加权预估线差” 和 “加权预估位次”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什么用?
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知道 “加权预估线差” 和 “加权预估位次”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什么用?的相关内容。
经常有家长问,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应该看重的是线差分还是排位呢?是不是有专家说排位更准确呢?其实,线差与排位,都是填报志愿常用的方法,但是就适用范围来说,排位法比线差法更广,两者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一、排位法(位次法)
排位法的基本原理是很好理解的。高校招生投档、录取均是以考生位次为依据,如今年5000名的考生、与去年5000名的考生,多数情况下其所能选择的学校层次是较接近的(当然要考虑招生人数的变化),因此排位法是我们填报志愿时最常用的方法。
排位法适用于所有层次的考生,但对不同层次的考生而言其参考价值是不同的。越高分的考生,排位法的参考价值就越高,原因很简单——高分段考生总人数少,同分人数也少;相对应的高校数量也较少,高校录取线重叠的情况也相对较少。
到中分段,位次法的参考价值就降低了。主要是中分段考生成绩高度密集,相对应的院校也数量庞大。简单地说,就是一大群成绩相近的考生,对应着一大批层次相同的院校,因而考生的填报行为很难准确预测——专业的冷热门程度与往年比可能会发生变化,今年考生的兴趣和意向也可能去往年不同,考生往哪些学校、专业上集中填报,哪些学校、专业的录取线就会上涨。一些学校录取位次动辄波动几千名的情况也不少见。
但是这并非位次法的问题,对于中分段的志愿填报,任何方法都难以做到准确预测。
二、线差法
线差法是以分数线为基础,以考生成绩与批次线的差值,与高校录取线与批次线的差值两者对比分析志愿的方法。对于成绩处于批次线附近的考生而言,线差法是较具参考价值的。但线差法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随着线差值的增大,误差也会变大。
分数线是按招生计划数的120%划定,因此每年分数线也基本上是等效的,这一点是线差法合理性的基础。但是,不同年份分数线上的考生成绩分布状态可能并不相同。
正是由于不同年份间分数线上的成绩分布状态不同,即使分数线是等效的,但分数线上的每一分可能并不等效,线差值越大就可能误差越大。因而,一般建议成绩离分数线差值较大的考生不宜将线差法作为主要分析工具。
三、如何防范线差、排位法误判的风险
某些高校的录取线排位、或线差值波动很大的情况并不少见,因而有人质疑线差、排位法的合理性,但是除此两法之外似乎并没有更准确、合理的方法。事实上对于院校录取线大幅度波动(如大小年)的情况,任何方法都无法做到准确预测,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使用线差、排位法在分析个别学校时出现误判而否定线差、排位法。
多数情况下,我个人建议考生使用排位法为主,线差法为辅分析志愿。对于院校录取线波动较大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防范意外,一是服从专业调剂,二是从院校志愿的梯度设计上防范风险。如我们前面所选的A、B学校通常是相对高分的,可能从历史数据分析有些年份我们能被录取,有些年份不能被录取,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服从专业调剂确保提档后不被退档,同时后续的志愿要有足够的保底幅度,确保我们在A、B志愿上滑档(未达投档线档案投不出)后,能成功投档到稳、保的志愿院校(保底的学校建议无论采取位次或线差法分析,都能保证稳稳地被最近多个年份的高分专业录取)。
特长生网techangsheng.com高考艺考特长生招生院校网上报名入口,报考时间,分数线,艺术特长生,体育,舞蹈,音乐,美术,书法,器乐等招生简章,填报志愿等信息